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穷山侯至阳气生,百物如与时节争。
滁州一带春天来临非常的温暖,繁花似锦,万物竞生。
官居荒凉草树密,撩乱红紫开繁英。
官府所在地非常荒凉,却草木茂盛,姹紫嫣红的百花开放了。
花深叶暗辉朝日,日暖众鸟皆嘤鸣。
在光辉之下花儿美艳,绿叶繁茂,天气暖和,鸟儿们都开始啼叫。
鸟言我岂解尔意,绵蛮但爱声可听。
鸟儿的语言,我怎么能懂得你的意思,绵蛮的叫声却叫人非常喜欢。
南窗睡多春正美,百舌未晓催天明。
我在南边睡得多,往窗外看去,百舌在天还没亮时就可以叫了。
黄鹂颜色已可爱,舌端哑咤如娇婴。
黄莺的颜色我非常的喜欢,叫声如同娇小可爱的婴儿学说话。
竹林静啼青竹笋,深处不见唯闻声。
竹林里的青竹笋也在啼叫着,到竹林深处也找不到它,却能听到它的声音。
陂田绕郭白水满,戴胜谷谷催春耕。
水田围绕着村庄,看着波光粼粼的,布谷鸟的叫声好像在催人们耕种。
谁谓鸣鸠拙无用,雄雌各自知阴晴。
谁说斑鸠笨拙无用,其实他们各自知道天气的阴晴变化。
雨声萧萧泥滑滑,草深苔绿无人行。
萧萧的雨声就好像泥滑滑的叫声,深绿色的草和苔藓,没人去踩踏。
独有花上提葫芦,劝我沽酒花前倾。
只有花上的提壶鸟,好像在叫我去买酒来,在花前倒酒喝。
其余百种各嘲哳,异乡殊俗难知名。
其余许多种鸟也发出细碎繁杂的声音,在不痛地地方也难叫出它的名字。
我遭谗口身落此,每闻巧舌宜可憎。
我遭受谗言被贬流落到这里,每当听到花言巧语都会感到特别生气。
春到山城苦寂寞,把盏常恨无娉婷。
春天来到这滁州感到非常的寂寞,捧着酒杯因为没有能歌善舞的美女而感到遗憾。
花开鸟语辄自醉,醉与花鸟为交朋。
鲜花和鸟叫声也使我自醉,在自醉中与花鸟交朋友。
花能嫣然顾我笑,鸟劝我饮非无情。
花也能对我笑的样子,鸟儿也能劝我喝酒,并不是无情的动物。
身闲酒美惜光景,唯恐鸟散花飘零。
游手好闲的喝酒,珍惜大好时光,只怕鸟儿飞走,花儿凋谢。
可笑灵均楚泽畔,离骚憔悴愁独醒。
何必要象屈原那样苦闷忧愁,应该流连光景,饮酒作乐。
滁州一带春天来临非常的温暖,繁花似锦,万物竞生。
官府所在地非常荒凉,却草木茂盛,姹紫嫣红的百花开放了。
在光辉之下花儿美艳,绿叶繁茂,天气暖和,鸟儿们都开始啼叫。
鸟儿的语言,我怎么能懂得你的意思,绵蛮的叫声却叫人非常喜欢。
我在南边睡得多,往窗外看去,百舌在天还没亮时就可以叫了。
黄莺的颜色我非常的喜欢,叫声如同娇小可爱的婴儿学说话。
竹林里的青竹笋也在啼叫着,到竹林深处也找不到它,却能听到它的声音。
水田围绕着村庄,看着波光粼粼的,布谷鸟的叫声好像在催人们耕种。
谁说斑鸠笨拙无用,其实他们各自知道天气的阴晴变化。
萧萧的雨声就好像泥滑滑的叫声,深绿色的草和苔藓,没人去踩踏。
只有花上的提壶鸟,好像在叫我去买酒来,在花前倒酒喝。
其余许多种鸟也发出细碎繁杂的声音,在不痛地地方也难叫出它的名字。
我遭受谗言被贬流落到这里,每当听到花言巧语都会感到特别生气。
春天来到这滁州感到非常的寂寞,捧着酒杯因为没有能歌善舞的美女而感到遗憾。
鲜花和鸟叫声也使我自醉,在自醉中与花鸟交朋友。
花也能对我笑的样子,鸟儿也能劝我喝酒,并不是无情的动物。
游手好闲的喝酒,珍惜大好时光,只怕鸟儿飞走,花儿凋谢。
何必要象屈原那样苦闷忧愁,应该流连光景,饮酒作乐。
1.穷山:这里指滁州一带的山,宋时滁州各方面尚较落后,所以这样称呼。
2.候至:春天来临。候,节候。
3.阳气:春天温暖的气息。
4.百物:自然界各种生物。
5.官居:官署,官府所在地。
6.英:花。
7.岂:怎能。
8.解:理解、懂得。
9.尔:你。
10.绵蛮:形容鸟叫声。
11.百舌:鸟名,据说它能学各种鸟叫,故名。
12.未晓:天不亮。
13.黄鹂:即黄莺。
14.哑咤(yǎzhà):婴儿学说话的声音。
15.娇婴:娇小可爱的婴儿。
16.静啼:一作“啼尽”。
17.青竹笋:鸟名,即竹林鸟。
18.惟:唯、只。
19.闻:听到。
20.陂(bēi)田:水田。
21.郭:房屋。
22.戴胜:鸟名,即布谷鸟。
23.谷谷:鸟叫声,今写作“咕咕”。
24.催春耕:布谷鸟在农历三月份叫,这时正是春耕大忙季节,古人认为布谷鸟叫是在催促人们加紧耕种。
25.谁谓:谁说。
26.鸣鸠(jiū):即斑鸠,据说它笨拙的不会做巢,天下雨时,雄鸟就将雌乌支走。
27.萧萧:雨声。
28.泥滑滑:鸟名,又名竹鸡,其叫声听上去就像这三个字的读音。诗人这里巧妙地用来发生意思。
29.提葫芦:鸟名,又称提壶鸟,其叫声也如“提葫芦”三个字音。
30.沽(gū):买酒。
31.倾:这里说倒酒喝。
32.百种:泛指许多种鸟。
33.嘲哳(zhā):啁哳,细碎繁杂的声音。
34.殊:异,不同。
35.谗口:谗言,坏话。
36.落此:被贬流落到这里。
37.巧舌:花言巧语。
38.山城:指滁州,作者《醉翁亭记》说:“环滁借山”,故称。
39.把盏:捧着酒杯。
40.恨:感到遗憾。
41.聘婷:女子姣美的样子,这里代指能歌善舞的美女。
42.辄(zhé):即,使。
43.交:一作“友”。
44.嫣(yān)然:笑的好看的样子。
45.顾我:对我。
46.惜光景:珍惜大好时光。
47.惟恐:只怕。
48.灵均:屈原的字。
49.楚泽畔:楚国的水滨。
1 刘扬忠 .欧阳修诗词 .北京 :中华书局 ,2014 :59-61
2 付艾琳编 .诗中鸟 :远方出版社 ,2008.02 :157-160
这首诗作于庆历六年(1046年),当时欧阳修贬官于滁州,这次贬谪之因与“庆历新政”有关·。庆历二年,范仲淹等人为了缓和国家内外交困的严重情况,曾提出一系列“新政”措施,欲作政治改革,但这些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,在朝廷内外的强烈反对下,“新政”很快夭折,范仲淹等人逐一被驱出朝廷。欧阳修是“庆历新政”的积极支持者,他也被一些进谗之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,贬逐出去。这是欧阳修仕途生涯中的第二次贬谪,他的内心十分愤懑,他在《滁州谢上表》中写道:“尝列谏垣,议论多及于权贵,指目不胜于怨怒,若臣身不黜,则攻者不休。”愤激之情,溢于言表。但是欧阳修并没有把这样的情感直接宣泄子诗作中,他以一种婉转的方式吐露了深沉的内心,于是创作了这首诗。
1 陈晓芬 .欧阳修作品赏析 :广西教育出版社 ,1987年05月 :14-16
这首诗按内容,大致可分为三段。
首四句为一段,为全诗的序曲,主要是时令和环境的描写:虽然是官居荒凉,虽然是穷山僻壤,但春天一到,则阳气萌动,繁花似锦,万物竞生。这几句的渲染,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明朗的基调。
从“花深叶暗”句到“异乡殊俗难知名”,为第二段。这一段紧承上文,转入对各类啼鸟的描写。“百舌”、“黄鹂”、“青竹笋”、“戴胜”、“鸣鸠”、“泥滑滑”、“提葫芦”等,均为鸟名。而“绵蛮”、“哑咤”、“谷谷”、“嘲哳”等,则都是形容各种鸟叫的词语。作者观察细腻,时或用一两个恰当比喻,描绘了一幅百鸟争呜的阳春图景,写得很有情致。尽管作者起先说“鸟言我岂解尔意”,但到后来,他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啼鸟感染了,觉得啼鸟原来也具有性情。那不会营巢、素称笨拙的斑鸠,也知晓阴晴,正如古谚所说:“天欲雨,鸠逐妇;天既雨,鸠呼妇。”那花上的提葫芦,也如同通晓人性,向诗人频颇劝酒。在这一片生机盎然的气氛之中,遭贬谪的诗人的感想,就是下文要描叙的内容。
从“我遭谗口”句到最后,是全诗的第三段,同时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。作者笔锋一转,由鸟及人。所谓“我遭谗口”,是指庆历五年(1045年)有人谣传作者和留养在家的孤甥张氏有不正当的关系这件事。此事后来虽经辩明,但欧阳修却终于因此降官,出知滁州。他既遭此诬陷,在政治斗争中又曾多次为流言中伤,所以他每闻那些如簧之巧舌,僧恶之心,即时生起。然而,山城寂寞,美人歌舞全无。诗人无法消磨时光,于是只好以酒浇愁,醉与花鸟为朋。因为“花能嫣然顾我笑,鸟劝我饮非无情”,这种拟人的手法,不管是诗人醉后的想象,还是诗人聊以自慰之语,反正到了这两句,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,作者的心境已经由激动而归于平静。他既担心鸟散花落,又笑屈原的憔悴独醒,自寻烦恼。这最后两句所表达的三分无奈、七分旷达的思想,既是该篇题旨的归结,同时也是欧阳修屡遭贬谪后的处世之方。在其《与尹师鲁书》、《夷陵县至喜堂记》、《醉翁亭记》诸文以及《戏答元珍》诗等作品里,他曾多次表示要不以迁谪之情萦怀,不作穷苦之文字。他告诫自己:“野芳虽晚不须嗟。”
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有值得读者注意之处。首先是语言通俗易懂,音节流畅自然,不求险怪,不掉书袋,具有行云流水般的舒卷流动之美。其次是移情入景,借物言情。整体上,此诗采用了赋的手法。但是,赋中也含有比兴。题为“啼鸟”,目的却是要写人。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,运用拟人的手法,赋予啼鸟以情性,借“啼鸟”来引导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,达到“物我交融”之境。
1 唐圭璋.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124-126.
宋·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六:“盖心有中外枯菀之不同,则对境之际,悲喜随之尔。啼鸟之声,夫岂有二哉?”
1 金性尧选注 .宋诗三百首 :上海远东出版社 ,2012.01 :49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包山信神仙,主者上真职。
及栖钟梵侣,又是清凉域。
乃知烟霞地,绝俗无不得。
岩开一径分,柏拥深殿黑。
僧闲若图画,像古非雕刻。
海客施明珠,湘蕤料净食。
有鱼皆玉尾,有乌尽金臆。
手携鞞铎佉,若在中印国。
千峰残雨过,万籁清且极。
此时空寂心,可以遗智识。
知君战未胜,尚倚功名力。
却下听经徒,孤帆有行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