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善甫,一作戴善夫,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江浙行省务官。钟嗣成《录鬼簿》收其为“前辈已死名出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”之列。贾仲明吊词云:“江浙提举任皇宣,同里同僚尚仲贤。”尚氏亦曾任江浙行省务官。由此可知,戴善夫与尚仲贤同时代,皆为元杂剧前期作家,即在一拂《古典戏曲剧目汇考》中所言,戴氏“约元世祖中统初前后在世。”戴氏所作杂剧,今知有《风光好》、《玩江楼》、《红衣怪》、《伯瑜泣杖》、《紫云亭》等五种。今存《风光好》一种。《玩江楼》仅存〔商调〕一套,且元明间杨讷亦有同目杂剧。赵景深在《元人杂剧钩况》中很谨慎地说:“此套定为戴作,尚无其他确证。”五个杂剧分别演述汉代韩伯瑜、三国关羽、唐代韩湘、宋初陶谷、北宋柳永等历史人物故事,可见戴氏长于历史剧。《风光好》是个风情喜剧。吴梅《中国戏曲概论》评介说:“戴善夫《风光好》俊语翩翩,不亚实甫。”这主要指其语言风格,即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所言“词如荷花映水”。细读之,细味之,《风光好》曲文的确本色清新华艳,可谓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。同时,《风光好》曲文多用典,然不见痕迹。体例上《风光好》亦有特色。全剧四折,没有楔子,这在元杂剧中,至较少见的。又清代梁廷栴在《曲话》中云:“百种杂剧目,正名、题目各一句,多用七字。其八九字者,虽有而少。惟《城南柳》、《风光好》、《蝶蝴梦》、《勘头巾》等。剧目,题目正名各二句耳。”梁氏又评:“以曲牌名名曲,如元人之《风光好》,……之类,颇觉耳目一新。”《风光好》是部有特色的优秀剧目
少年客淮泗,落魄居下邳。
遨游向燕赵,结客过临淄。
山东诸侯国,迎送纷交驰。
自尔厌游侠,闭户方垂帷。
深明戴家礼,颇学毛公诗。
备知经济道,高卧陶唐时。
圣主诏天下,贤人不得遗。
公吏奉纁组,安车去茅茨。
君王苍龙阙,九门十二逵。
群公朝谒罢,冠剑下丹墀。
野鹤终踉跄,威凤徒参差。
或问理人术,但致还山词。
天书降北阙,赐帛归东菑。
都门谢亲故,行路日逶迟。
孤帆万里外,淼漫将何之。
江天海陵郡,云日淮南祠。
杳冥沧洲上,荡漭无人知。
纬萧或卖药,出处安能期。
一兴微尘念,横有朝露身。
如是睹阴界,何方置我人。
碍有固为主,趣空宁舍宾。
洗心讵悬解,悟道正迷津。
因爱果生病,从贪始觉贫。
色声非彼妄,浮幻即吾真。
四达竟何遣,万殊安可尘。
胡生但高枕,寂寞与谁邻。
战胜不谋食,理齐甘负薪。
予若未始异,讵论疏与亲。